骨与关节梅毒的概念
梅毒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,近年来又有新的发生。骨与关节的梅毒是全身性梅毒感染在骨与关节的表现。由于感染时间和途径的不同,梅毒又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。因梅毒孕妇体内的梅毒螺旋体侵犯胎盘后,经脐带静脉而侵入胎儿之后致病的,属于先天性梅毒。此类梅毒早期即可以产生骨关节病变。后天性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由皮肤或粘膜接触,自裂口及破损处侵入而致病,少数因输血传播。
骨与关节梅毒的诊断
梅毒在诊断上并不十分困难,根据其发病史,发病的时间,临床表现,x线上的改变及康华氏血清反应呈阳性等不至造成误诊及漏诊。但早期梅毒骨关节病变应注意和风湿性关节炎,结核性关节病相区分。晚期应与慢性硬化性骨髓炎及骨肉瘤相鉴别。
骨与关节梅毒的鉴别情况有以下几种:
(1)梅毒性骨髓炎应与化脓性骨髓炎鉴别,前者RPR阳性,常伴多发、对称骨膜炎、干骺炎,死骨较细小或无,后者起病急,骨破坏由干骺端迅速向骨干蔓延,引起大面积骨破坏及大块死骨坏死,骨质增生明显,形成骨包壳。
(2)早期梅毒骨关节病变应注意和风湿性关节炎,结核性关节病相区分。晚期应与慢性硬化性骨髓炎及骨肉瘤相鉴别。
(3)梅毒性骨膜炎需与婴儿骨皮质增生症鉴别,两者均有长管状骨多发、对称的层状骨膜。但后者干骺端一般不受累,且多发病与出生后两个半月,5个月后少发病,该病为自限性疾病,不影响生长、发育,数月后常可自愈。
(4)梅毒性骨软骨炎需与坏血病、佝偻病鉴别,前者血清梅毒酶标阳性,可有“夹心饼”征,而后者较少发生于6个月以内婴儿。